2011年我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481.4亿元,同比增长149.4%;预计2012年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达1209.6亿元,同比增长151.2%。这是记者日前在分析机构艾瑞咨询举办的2011年度热点数据发布会上了解到的信息。
艾瑞咨询认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移动支付的技术创新,而用户对于支付便捷性的需求也在催生新的支付方式的产生。但移动支付技术的安全性、用户使用习惯的培养以及产业链的梳理和完善,是目前移动支付企业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
产业前景诱人
随着智能手机销售量的迅速增加,2012年整个移动互联网将向纵深发展,移动购物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对此,天下互联集团分析师认为,这个时候更应该大力推广网上支付产业,进一步推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4.3亿人,市场规模达到851亿元。预计2012年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及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保持相对稳定增长,移动互联网用户数有望在2012年突破6亿人,并超过互联网用户数量,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应用继续延续2011年的增长速度。
据了解,2011年移动购物市场规模较前几年有了很大的提高,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购物的习惯正在逐步养成。根据支付宝发布的数据,支付宝“光棍节”创下当天支付成功3369万笔的记录。其中,无线支付笔数就达到171万笔,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在手机终端上购物。
由于移动支付市场潜力巨大,多家银行也正在加速进入这一领域。中国人民银行今年1月5日发布了《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规定,支付账户的开立将实行实名制,支付机构为客户开立支付账户应与客户签订书面协议等多项更严格的风险管理措施。
业内人士认为,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移动应用的发展使得用户对移动支付的需求大大提升,第三方支付平台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将大有可为,将与电信运营商主导的“手机钱包”、银行主导的“手机银行”一起搭建完整的移动支付环境。
电信运营商势头逼人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公布了第三批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公司名单,前两次无缘名单的三大电信运营商此次悉数入围。由此,三大电信运营商手握移动支付领域的入场券,让整个行业顿时升温。
消息一出,也让业内感到“三座大山”的压力。“在移动互联市场谁都没有先天优势,所有人都处在起步阶段。但三大电信运营商不一样,他们加入后无可避免地带来垄断色彩和威慑力。” 支付宝无线事业部总经理诸寅嘉说。
支付是移动互联时代的管道核心,是产业的血液。要让无数的花样应用变现,支付是惟一的通道与走廊,也是各路兵家必争之地。显而易见,电信运营商的优势体现在先天的网络资源、用户号码资源,甚至终端资源上。
据悉,三大电信运营商在支付领域早已布局多年:先期在部分省市小规模试点,后以世博会、大运会为契机大规模推广。在我国的多个城市,电信运营商的移动支付试点已经逐步渗透到公用事业缴费等多个领域。2011年上半年,三大电信运营商陆续成立独立支付公司,为加入第三方支付正规军做好准备。第三批支付牌照名单发放时,就有业内人士表示,此举或将促使我国的移动支付行业出现“井喷”的态势,不过这个时间可能并不在近期。
对此,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总经理胡延平认为,谁能在移动互联网的支付环节制胜,是这个行业最大的谜团。但同时他也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谁能让支付渗透进云端才能成为赢家,也就是说谁能建立起一整套产业链谁才能成为赢家。
用户是重头戏
“没有支付,所有移动互联网业务都是没有商业模式的。”业内人士表示,在移动支付这块蛋糕上,参与分抢的不仅有三大电信运营商,也不是只有银联,还有已经在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上占住地盘的支付宝、财付通等。在标准不统一、商业模式不清晰、用户移动支付习惯尚未养成的初级阶段,各方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市场调研机构分析师张萌表示,由于移动支付尚处于发展初期,加快推进移动支付市场跑马圈地,有望改写未来的第三方支付市场格局。预计接下来将有更多的第三方支付厂商加大对移动支付市场的创新和开发力度,并以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支付应用为主。
“用户使用是否方便将决定这一行业是否会真正快速发展。”汇付天下董事长兼总裁周晔表示,移动支付将成为支付行业新的洗牌机遇。汇付天下在设计自己的移动支付产品时,只需要用户有一部手机和一张银行卡就可以支付,不需要任何手续,而在此之前,一些银行的用户开通移动支付功能需要到银行柜台,导致消费者使用率低。
“2011年以来国内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为移动支付提供了生长的土壤,使其成为能改变支付行业格局的历史机遇,汇付天下希望成为现有多种移动支付应用的集成者。”周晔说。
快钱支付首席执行官关国光表示,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善,政策法规的完善,一个以开放、融合、协同为基础的健康、和谐的电子支付产业生态圈正在形成。“经过三轮的支付牌照发放以后,支付行业出现了三种变化:一是交叉定位更为明显,拿到牌照后企业开始认真思考定位问题;二是企业开始考虑如何以产品业务的创新来避免同质化竞争;三是后续发放综合性牌照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行业的准入门槛在提高。”
“电信运营商有先天的专营优势,这会让竞争相对失衡。但是对于支付公司来讲,我们肯定也不会坐以待毙,希望通过服务让用户体验支付过程更好,更安全简便,不断优化产品。”诸寅嘉表示。
尽管移动支付的格局由多方割据,谁是主力尚未可知。“移动支付核心争夺到现在形势仍不明朗。在计算机互联网上的支付格局比较清晰,但是在移动互联网下,最终到底会是谁的天下,是电信运营商、银行、还是银联?我们都看得不太清楚。”业内专家认为,随着一定时间的行业累积,这个市场的集中度一定会提高,消费者最终会投票。这个市场份额形成的过程不仅是行业竞争的过程,也是消费者选择的过程。
新闻链接
智能手机发力移动金融服务
本报讯为了更好地了解全球各地的人们如何使用智能手机,最近,谷歌与IPSOS Research(益普索)合作进行了相关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我国智能手机普及率达35%,位居亚洲区第三,仅次于新加坡的62%和澳大利亚的37%。此外,我国53%的智能手机用户打算投入更多的时间使用移动互联网,该比例为全球第三高。在使用智能手机用途方面,查询银行信息成为人们的一大新引用。
事实上,网上银行已经不是新鲜名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互联网上查询银行信息。有业内人士称,在未来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里,手机将会替代现有的银行卡部分业务。用户只需在移动设备端操作,即可查询到所需的信息,办理所用的业务,其便捷性是最大的优点之一。
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网上支付行业保持增长势头,交易规模突破2万亿元大关。从两方面来看未来趋势,一是行业整体交易规模将增长;二是相关法规的颁布,第三方支付行业全面进入监管时代。尽管这样的规模已经令人叹为观止,但是网络移动设备真正的威力在于它将改变着消费者的行为方式,并颠覆现有的盈利方式。
市场调研机构市场营销副总裁Sarah Lenart认为,移动金融服务机构随着智能手机持续增长所作的投资,会给移动金融服务带来真正积极的福音。全新的应用程序与移动模式网站搭配,既降低了繁琐的流程还帮助客户能轻而易举的使用移动设备查询金融信息。现在除了智能手机之外,还掀起了平板风潮,金融服务机构正在为其他移动设备的介入而准备着。
.